首页

国产tscd最新电影

时间:2025-05-29 19:18:18 作者:乌鲁木齐市各族民众喜迎端午节 浏览量:11158

 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:从两会八个高频词看中国

  中新社记者 张素

  2024年中国全国两会11日完成各项议程落下帷幕。八个高频词,向外界传递中国政经动向。

3月11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。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
  新质生产力

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新质生产力位于今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。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如何加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  明确主攻方向、把握实践要求、打通堵点卡点……会场“新”声音不断涌现。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说,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大发展的体制机制。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代表说,要以举国体制推动“卡脖子”技术突破,使更多领域从跟跑转为并跑、领跑。

  人工智能+

  “人工智能+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信号。

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说,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从根本上重塑产业全球竞争力,要瞄准通用人工智能短板制定规划。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说,要让算力落地,让技术进步更好惠及百姓。

  超长期特别国债

  中国拟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。相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。

 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提振信心。辽宁省财政厅厅长姜小林代表说,从去年增发1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国债到今年拟发超长期特别国债,体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,将更好拉动内需,促进经济循环。

  民营经济

  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,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。齐向东调研发现,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,但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、转型升级、技术创新等方面遇到难题。

  多位经济部门“一把手”两会期间表态加大民企政策支持力度,提出将“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”“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”等。中国已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,将利好民营经济。

3月11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。图为外国记者报道闭幕会。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

  高水平对外开放

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。两会期间,中方宣布将对瑞士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,增进人员往来,密切中外合作。

  从办好进博会等重大展会,到加大吸引外资力度;从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,到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…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对推进国际经济合作、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。

  公平正义

  反映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履职担当,“两高”报告均提到正当防卫制度适用进展,用数据和案例阐明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的法治精神。

  人们期待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,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也有了相应部署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说,今后一年立法计划包括编纂生态环境法典、制定社会救助法等。

  文旅热

  今年春节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.74亿人次,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逾6300亿元。三亚的浪花、泉州的簪花、上海的“繁花”、“尔滨”的雪花……面对文旅热,代表委员也就文旅产业如何避免“昙花一现”开展审议讨论。

  哈尔滨市市长张起翔代表说,要推动旅游全季繁荣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委员说,要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和商业环境。

  融合发展

  经过多年建设,粤港澳大湾区“车畅人兴财旺”。各界期待大湾区融合提速,代表委员积极发声。

 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慧琼代表建议,推出大湾区城市间“一签多行”“一周多行”旅游签。全国青联副主席罗奕龙委员看好大湾区教育、医疗等融合潜力。

 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从偏重经济往来逐渐向社会、文化等各领域深化。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代表说,大陆方面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已较为完备,下一步关键在细化落实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强化科技支撑 各地多举措夯实秋粮稳产丰产基础

财政部: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下达各地

据了解,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引发地球升温重要因素之一。碳移除是实现全球碳排放降低、给地球降温的重要举措。该研究发现:过度依赖碳移除会给人类带来潜在的诸多风险,包括高碳排放产业推迟减排、继续使用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造成的锁定效应、以及为了降碳大量占用既有耕地牧场资源等。

和谐共生 | 以自然之道 养万物之生

第三,服贸会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平台。近年来,服贸会顺应全球服务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趋势,新增了数字服务专区、环境服务专题等多个板块,同时围绕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、绿色低碳发展等前沿议题开展高水平研讨,发布权威报告,引领行业发展趋势。2020年以来,300多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发布了超过480项新成果,为激发行业创新动能、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
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平接受审查调查

一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。启动实施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,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,首批支持1000多家重点领域的“小巨人”企业高质量发展,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、提升产业链协作配套能力。充分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,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种子期、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。截至目前,基金的规模达到357亿元,累计投资42个子基金,帮助已投项目新增股权融资超过4800亿元,投资种子期、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1200多家,金额占比70%以上。

河南三门峡:锣鼓书里唱古今 “爵士乐”里话传承

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“走出去”。“中国企业频繁走出去,也给在华的外资企业带来了新机遇。”世界海关组织认证专家、上海艾赛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厉力告诉记者,有些外资企业愿意将多年的全球化管理经验转化为咨询产品,提供给新兴的中国出海企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